
未來群島工作坊
台星共同提案
「群島資料庫」繼2019年底於新加坡、馬來西亞檳城發表藝術家共製獲得迴響,於2020年擴大與新加坡獨立空間「soft/WALL/studs」共同激盪、思考合作計畫,共同思索「馬來群島」的當代實踐。計畫召集20位跨國藝術家,並加入獨立策展人呂岱如共同策劃,透過「提案工作坊」形式,將各自的地方性尺度及研究主題,透過交流網絡扎根於地方。
《數位荒原》網路平台2017年後涵蓋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的「群島資料庫」(Nusantara Archive)研究計劃,在2018年與「打開-當代藝術工作站」合作《邊境旅行》展覽後,持續發展藝術協作(collectivism)交流形式,並將歷年藝術家進駐成果累積的「群島資料庫」重新定位,自「前民族共同體的精神製圖學」文獻庫(archive),導向「共享的歷史或去殖民作用」,持續累積東南亞藝術家或研究者的創作應用資源。「未來群島工作坊:台星共同提案」之交流形式包括線上餐會e-Potluck Party、分組討論會、焦點工作坊、提案書寫發表等,參與之藝術家,後續將帶著各自的提案交互進駐,逐步實現多元的海洋文化未來。
自 2008 年成立來致力於促進數位藝術產業發展、軟硬體建設、 推展數位藝術活動以提升社會數位藝術生活。長期支援臺灣實驗性藝術發展,為「《數位荒原》駐站暨群島資料庫計劃」的發動夥伴。
2017 年 5 月由評論人鄭文琦發起,以「藝術進駐、文化詮釋、共同生產」為工作方針,藉由邀請星馬、印尼、泰南或菲律賓等區域的藝術家合作,共同討論協作生產為基礎,提出「群島資料庫」作為國際交流的實驗計畫。
soft/WALL/studs(簡稱「s/W/s」) 是一個包含藝術家、作家、電影工作者、藝術勞動者和研究員的新加坡團體計劃。其計劃項目包含展覽,擴大行動,主持,隱喻,反生產節奏的共製,支持,資源聚合,研究,書寫,出軌(detournement),遊戲製作,教學,合作,以及空間維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