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llaboration

協作

或許我們組成軍隊然後一起戰鬥

藝術家們如人類學者般在異文化中田野調查,分 別至菲律賓、泰國、印尼和越南駐村,以當代劇 場或創作討論與回應臺灣與東南亞的社會現況。

洄遊式創作集以温思妮為首,旅居柏林生活作 為「他者」的經驗,使她開始關注各種語境中 的他者。有感於若要促進臺灣創作者和東南亞 藝術家的合作交流,其反身性是不可忽視的要 素,故本計畫以菲律賓為交流起點,透過駐村 與在地藝術家Russ Ligtas合作,探討藝術家 面對當下民粹主義的政治環境與過去戒嚴背景 中,個人的憂慮與夢想。陳曉瑩於印尼日惹駐 村期間,拜訪火山災難紀念博物館和alun alun 廣場等地點,挖掘地點與儀式跟個人生命緊密 連結,而形成集體記憶;李承亮於泰國觀察其 從生活用品到空間建築構成,見到許多奇特廟 宇和獨有的工藝,對應當代生活和宇宙的關聯 性,回應其《月球太空計畫》,尋找與臺灣不 同系譜的太空傳說;最後,林亞彤從「嚐」出 發,探索越南香料的多樣性,從相異中反思臺 灣多元文化的相似性。

洄遊式創作集

「洄遊式」意指洄游、遊戲、進行。透過返鄉行動重新認識臺灣這塊土地。以高雄為基地,進行跨國與跨領域合作,為高雄 的藝術環境帶進新能量。

温思妮

柏林戲劇學院當代偶戲表演碩士,2016年入選柏林戲劇盛會青年國際論壇、2019年亞當計畫藝術家實驗室協同策展。近期關 注都市發展與人的關係,對於地方的記憶、想像與認同。

陳曉瑩

德國哈勒藝術學院紙上素描與版畫科系碩士及大師班文憑,以紙上素描,藝術家的書、版畫來處理心理感知與記憶的斷裂跟不確 定狀態,及用記錄與書寫的方式去梳理人對於「個人記憶」的情緒表述與探索「故事」被表述時背後隱藏的心理動機與形成結構。

李承亮

早期與同好成立「復興漢工作室」,共同以無厘頭的行為衝撞藝術創造的可能性。關心生活的當下而為生活狀況提供註解, 也為生活的下一步尋求方向。作品受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。

林亞彤

居在高雄,跨域藝術創作者。在藝術的探究中擅長以放射性的思維跳躍在不同面向上架構藍圖,從繪圖(手繪插畫)、中 文(詩體、劇本、散文)、肢體(後現代、L.A style)、攝影、白面小丑(White face)、裝置、玄學等元素融入創作。

Loading